檢測到您已登錄華為云國際站賬號,為了您更好的體驗,建議您訪問國際站服務網站 http://www.cqfng.cn/intl/zh-cn
不再顯示此消息
遷移工具安裝 Velero是開源的 Kubernetes 集群備份、遷移工具,集成了Restic工具對PV數據的備份能力,可以通過Velero工具將原集群中的K8s資源對象(如Deployment、Job、Service、ConfigMap等)和Pod掛載的持久卷數據保存?zhèn)浞萆蟼?/p>
tar,點擊開始上傳。 點擊我的鏡像菜單,可以查看到所上傳的httpd鏡像和對應版本信息。 (3)創(chuàng)建deployment 點擊頁面服務列表>容器服務>云容器引擎CCE,點擊工作負載>無狀態(tài)負載,創(chuàng)建一個deployment。 設置工作負載名稱為httpd,選擇kcloud集群,點擊下一步。
K8S上部署ABI 說明:采用K8S部署abi531時,pod數只能是1個。 有管理平臺 此處以華宇容器云平臺作為部署工具,華宇容器云平臺是為在生產環(huán)境中管理Docker和K8s設計的全?;?span id="flf5xrj" class='cur'>容器部署與管理平臺。它以Docker及K8s為底層,以應用為發(fā)布單元的企業(yè)級容器云平臺。
寫在開頭 在學習整個k8s之前,先想辦法搭建個k8s出現成果,然后根據這個成果進行深入學習,才會讓人有學習的動力,本文將記錄自己的安裝k8s教程 準備工作: 一臺ubuntu服務器(虛擬機) k8s環(huán)境配置 host配置 我們先給服務器定義好hosts,便于直接找到該服務器ip 192
save -o /opt/images/k8s.gcr.io.kube-apiserver.v1.23.6.tar k8s.gcr.io/kube-apiserver:v1.23.6 docker save -o /opt/images/k8s.gcr.io.kube-proxy.v1
yaml默認的yaml文件只能在集群內部訪問,修改Service為NodePort類型,暴露到外部:vi recommended.yamlkind: ServiceapiVersion: v1metadata: labels: k8s-app: kubernetes-dashboard
bernetes是一個開源的容器編排平臺,用于自動化部署、擴展和管理容器化應用程序。它提供了豐富的功能,包括自動調度、滾動更新、回滾、水平擴展、服務發(fā)現和存儲編排等。通過使用K8s,開發(fā)人員和運維人員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和維護復雜的容器化應用程序。二、K8s的核心組件Master節(jié)
中最小的部署單元;是一組容器的集合,每一個 pod 中的容器都是共享網絡的;pod 的生命周期是短暫的,并非一直存在,會隨著服務器的重新啟動或者重新部署而更新。 2. Controller 可以確保預期的 pod 副本數量;當我們在 k8s 中部署容器或應用時,可以無狀態(tài)部署或有狀態(tài)部署;可以確保所有
定時任務控制器的作用管理Pod對象使用標簽與Pod關聯控制器實現了Pod的運維,例如滾動更新、伸縮、副本管理、維護Pod狀態(tài)等。練習一個簡單的web應用,使用deployment部署k8s應用。root@ecs-beijing1:~# vi deployment.yamlapiVersion:
DRS對比任務取消后,數據庫有對比任務的查詢進程未結束 以源庫Mysql數據庫為例,進行行數對比,取消對比任務,在源庫有對比任務的查詢進程未及時結束,清理殘留進程,按照如下步驟操作: 使用管理員權限用戶登錄Mysql數據庫,執(zhí)行show processlist; 按照Host和Command獲取Id
不知道為什么小站默認有這個docker鏡像。版本20.2.0。
Kubernetes是一個用于容器編排和管理的開源平臺。它可以幫助您簡化容器化應用程序的部署、擴展和管理。本指南將引導您完成Kubernetes的基本概念和入門操作。1. 安裝Kubernetes集群首先,您需要設置Kubernetes集群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安裝選項:Minikube:
K8S是如何對容器編排? 在K8S集群中,容器并非最小的單位,K8S集群中最小的調度單位是Pod,容器則被封裝在Pod之中。由此可知,一個容器或多個容器可以同屬于在一個Pod之中。 Pod是怎么創(chuàng)建出來的? Pod是由Pod控制器進行管理控制,其代表性的Pod控制器有Depl
行在pod中的,一個pod中可以有1個或者多個容器 Controller:控制器,通過它來實現對pod的管理,比如啟動pod、停止pod、伸縮pod的數量等等 Service:pod對外服務的統一入口,下面可以維護者同一類的多個pod Label:標簽,用于對pod進行分類,同一類pod會擁有相同的標簽
start kubelet 上方腳本,在所有ECS(1master、2node)上均要執(zhí)行。 后續(xù)操作 #master初始化(master服務器上執(zhí)行) kubeadm init \ --apiserver-advertise-address=192.168.1.100 \ --image-repository
CoreDNS用于集群內部Service名稱解析。coreDNS服務監(jiān)視kubernetes api , 為每一個service創(chuàng)建dns記錄,用于域名解析;這樣訪問pod資源時只需要訪問service名即可,而不需要關心pod容器的ip地址的變化。[root@master ~]# cat coredns
k8s 安裝部署 kubernetes部署 服務器設置 master etcd docker kube-apiserver kube-controller-manager kube-scheduler node 配置 etcd master docker
NodePort 類型的 kubectl delete service kubernetes-dashboard --namespace=kubernetes-dashboard 6.創(chuàng)建配置文件dashboard-svc.yaml并上傳服務器 kind: Service apiVersion:
IP地址來引用/調用另一個pod中的功能,因為Pod IP地址是短暫的,他們所引用的特定pod可能會在重新啟動時被分配到另一個Pod IP地址。正確的方式是他們應該使用對服務的引用,該服務在特定的Pod IP地址上擁有對目標pod的引用。一個pod可以定義一個卷,如本地磁盤目錄
在NFS的基礎之上,為了簡便運維與管理,增加了持久卷的概念。PersistentVolume(PV):對存儲資源創(chuàng)建和使用的抽象,使得存儲作為集群中的資源管理PersistentVolumeClaim(PVC):讓用戶不需要關心具體的Volume實現細節(jié)。注:圖片截取自李振良老師